Saturday, August 22, 2020

社評:美國撮合以阿中東難言和平- 20200823 - 社評 - 明報新聞網

jumpalitanbolot.blogspot.com

美以阿三方各取所需

特朗普競選宣傳工具

以阿協議達成的消息最早由美國宣布,稍後以色列和阿聯酋領導人還將到白宮正式簽署。特朗普形容協議是邁向和平的突破,其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更表示,為此應提名特朗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。很明顯,該協議是特朗普在11月大選中可以用作宣傳的「外交勝利」。

以阿和解的基礎,是聯手應對伊朗威脅,以色列可進一步擺脫在中東的孤立,在海灣建立橋頭堡;阿聯酋除獲美國承諾提供先進的F-35戰機,更可獲以色列的軍事、科技奧援。至於協議中以色列承諾推遲約旦河西岸的吞併計劃,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強調,計劃只是暫時「推遲」。外界認為,西岸吞併計劃在以色列國內和國際社會都遭強烈質疑,內塔尼亞胡「推遲」計劃,一為自己解套,二是送順水人情。

自從1948年以色列立國,以巴衝突一直是中東亂局的癥結。2002年阿拉伯聯盟峰會通過的《貝魯特宣言》寫明,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是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建交的前提條件。但近十多年發生的伊朗核問題、阿拉伯之春、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等事件,令巴勒斯坦問題漸被淡化。在很多阿拉伯國家,特別是海灣國家,對伊朗的恐懼已逐漸取代了以巴衝突的關注。

去年美國將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,阿拉伯世界反對者寥寥;數月後美國承認被佔領的敘利亞戈蘭高地為以色列領土,阿拉伯各國再集體靜默。42年前,當埃及在阿拉伯世界中首開先河與以色列建交時,21個阿盟成員國中有18國與埃及斷交。但今天,以阿協議公布至今,尚無一國同阿聯酋斷交。由此可見,巴勒斯坦問題已非中東地區的核心議題。

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海灣國家,多屬遜尼派王權政權,與以色列無打過仗,除沙特外多數國家居民又以外來移民為主。自美伊戰爭後,泛阿拉伯主義退潮,「阿拉伯之春」後,伊斯蘭主義也陷低潮。反而遜尼派與什葉派的教派衝突、改革派與保守派的矛盾、親美派與反美派的矛盾,成了中東地區的主要矛盾。在這些國家眼中,什葉派伊朗的威脅遠大於以色列,本着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原則,他們對以色列的敵意由小到無,甚至暗地建立關係,聯手對抗伊朗。今次以阿協議,就是這種關係化暗為明的先聲。

中東的什葉派與遜尼派衝突,背後仍是地緣政治對抗,核心正是美伊之爭,美國與伊朗的矛盾是結構性的,除非伊朗政權更迭,美伊之間的敵對會長期延續。伊朗想把美國勢力趕出中東,而親美的以色列和海灣國家則希望制止伊朗勢力擴張。

成也美國敗也美國

地區緊張或再升級

表面看,以阿達成協議美國似是最大贏家,惟協議正暴露了區內國家不再信任美國的保護傘,從而抱團取暖。近20年來,受金融海嘯、伊拉克戰爭、頁岩油開發、「阿拉伯之春」失敗等事件影響,美國在中東進入戰略收縮期。也門內戰,沙特等國組聯軍干涉,美國袖手旁觀;去年沙特石油設施遇襲,美國亦無動於中。在在令海灣國家意識到,美國的保護並不可靠,必須尋求建立新的安保機制。可以預料,阿聯酋不會是最後一個與以色列和解的阿拉伯國家。雖然沙特上周仍強調繼續秉持《貝魯特宣言》原則,但外界多相信,阿聯酋此舉,得到沙特的默許,而其他海灣國家不久也將步阿聯酋後塵。

現在說以阿和解會否為中東的和平帶來突破,顯然為時尚早。作為主要被針對者,伊朗已批評協議「可恥」,區內隨即發生伊朗和阿聯酋互扣船隻和槍殺漁民事件。德黑蘭或因擔心將以色列軍事力量引入波斯灣地區,而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升高對抗姿態,從而令地區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。

同時,犧牲巴人基本公平權利的所謂和平,也未必能持久。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稱以阿協議是「背叛」,哈馬斯組織更指協議是在巴人背後插刀。雖然有外界分析,巴人除了抱怨外,現在也做不到什麼。但不要忘記,在眾多阿拉伯國家中都有巴人難民,他們與當地的底層激進青年,都是喪失家園與經濟衰退的主要受害者,若因感遭背叛而絕望,催生新的恐怖主義浪潮,則中東將難有寧日。

歡迎回應 editorial@mingpao.com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
August 23, 2020 at 03:38AM
https://ift.tt/2YqtZq6

社評:美國撮合以阿中東難言和平- 20200823 - 社評 - 明報新聞網

https://ift.tt/2AA5pdG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